腎臟移植介紹
最近網路上最熱門的話題,莫過於中國大陸似乎有人將早產兒,甚至嬰幼兒的腎臟,捐給腎臟功能不全的成人。乍聽到這個消息,第一個反應是:「怎麼可能!」畢竟腎臟移植的受贈雙方,通常是選擇體型接近的,假設是40公斤的成人,也很難捐給80公斤的成人,更何況小孩和成人的體型相差甚遠。
在台灣,腎臟移植的流程,有一套嚴謹且合法的程序,分為「活體腎臟移植」與「大體(腦死)器官捐贈移植」。
活體腎臟捐贈的捐贈者,必須是五等親內的血親(例如父母、兄弟姊妹、子女、堂表兄弟姐妹等)或配偶。須經過雙方自願,以及醫院的評估和倫理審查委員會(IRB)通過,且須確保捐贈者身心健康、了解風險,並且沒有金錢交易。
大體(腦死)器官捐贈ㄒ的流程,則是當腦死病患的家屬同意捐贈器官,經確認腦死並完成法律程序後,由「器官捐贈移植登錄中心(TORDS)」媒合適合的受贈者。醫療團隊會依據病人狀況、配對相符度、等待時間等因素,依據通知受贈者。
成人的腎臟捐贈做法,是將器官捐贈者的單側腎臟、輸尿管、腎動脈、腎靜脈全數摘下,放入患者的右下腹部或左下腹部。即便成人器官捐贈者有兩顆腎臟,也不會全數種在同一個人身上,通常右側腎臟捐給A醫院的A病人,左側腎臟捐給B醫院的B病人。
大約七、八年前,曾經遇過一位患者花錢、安排好時間去中國換腎,並換到兩顆相對小的腎臟。對照這次嬰兒腎事件,花錢到中國換腎,真的讓人不寒而慄,因為根據上述大體器官捐贈流程,判定腦死的24-48小時內,就會捐贈給排隊的病人,這個時間是無法預測的,且換腎通常只會換到單側腎臟,但這位患者到了中國,居然可以換到兩顆相對小的腎臟,讓人不禁聯想:或許強行摘取器官是真實存在。
嬰幼兒的腎臟,真的能移植到成人腎臟?
根據許多國際期刊研究,將嬰幼兒的腎臟放入成人體內,學理上這件事是成立的。嬰幼兒摘取腎臟的方法,跟成人不太一樣,成人是摘取單側腎臟、輸尿管、腎動脈、腎靜脈,但因為嬰幼兒的血管相對細小,而成人的血液相對高壓,若嬰幼兒同樣只摘取腎臟、輸尿管、腎動脈、腎靜脈,並植入成人體內,當成人的血液灌注到嬰幼兒的血管裡,其血管必定無法承受龐大的血壓,進而使嬰幼兒的腎臟損壞。
因此,這些文獻指出,嬰幼兒的腎臟移植到成人體內的做法,不僅是摘取器官的支配血管,連主動脈、下腔靜脈都一併拿下。主動脈是人體最大的動脈,當主動脈被摘除時,可想而知,這個人必死無疑。
故學理上來說,將嬰幼兒的腎臟及其支配血管,加上主動脈、下腔靜脈全數取出,並種到成人身上,或許可以成功,目前世界上不只中國,很多國家都有小孩捐贈腎臟給成人的成功案例。
但,到中國接受腎臟移植,腎臟的來源是否合法,是有待商榷的。
移植後,嬰幼兒的腎臟,能否彌補成人的腎臟功能?
首先,必須檢視嬰幼兒的腎元是否足夠。腎元也就是腎臟的單元,負責過濾與排泄,腎元通常會隨著年齡慢慢成長。以成人為例,單側腎臟約有100萬個腎元,雙側腎臟有200萬個腎元。
在胎兒時期,大約第六週到第十週,腎元就會出現,通常出生後,就會接近成人的腎元數量。雖然數量足夠,但這些腎元尚未發展成熟,成人的腎絲球過濾率假設是1,剛出生的嬰兒腎絲球過濾率可能僅0.3、0.4,會隨著年齡慢慢變大。
雖然腎元數量足夠,但大小不足,要如何彌補呢?
這可以取決於腎臟的大小,以新生兒為例,腎臟大約5公分,六個月大的嬰兒,腎臟約5.7公分,成人的腎臟約9-12公分,因此,若摘取單顆腎臟,無法彌補成人腎臟不足的地方,但在文獻上來說,假如摘取兩顆嬰幼兒腎臟,連同主動脈和下腔靜脈,就有機會彌補成人腎臟不足之處。
其實嬰幼兒捐贈腎臟給成人這件事十分弔詭,以學理上來說,假設嬰幼兒判定腦死,或判定無法正常生活,父母可以決定是否捐贈嬰幼兒的器官,將大愛遺留人間。雖然台灣也有將嬰幼兒腎臟成功移植至成人體內的案例,但畢竟嬰幼兒血液與成人相距甚遠,成功配對的機會也不大,故案例十分稀少。
在台灣,器官捐贈從通報、配對等作業,都需要時間,在中國腎臟移植的效率,讓人不禁懷疑可能是「提前準備」,並事先配對好。當一個嬰幼兒的生存,是為了某些目的,例如把器官當作零件庫,並牽涉到買賣行為,這就非常可惡且毫無人性。
讓我們培養腎利思維,擁有幸福人生喔! 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dr.eli.lin