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odcast 《引人入腎》
在門診中,我常遇到民眾詢問各式健康問題。為了讓大家獲得正確的醫療常識,希望透過Podcast節目,以輕鬆聊天的方式,將醫學知識化繁為簡,讓大家能夠培養腎利思維,擁有幸福人生。
歡迎收聽”引人入腎”,我是伊萊醫師…
常常會碰到許多人問關於健康的問題…
於是發想,以輕鬆聊天的方式跟大家分享
「正確的醫療常識」
希望大家能夠培養腎利思維,擁有健康人生唷!
聆聽時,若能夠佐以咖啡或小甜點風味更佳喔~
FB: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dr.eli.lin
IG:https://www.instagram.com/dr.eli.lin
網站:https://drelilin.com
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
「我害怕你突然就走了,但我更害怕你一直走不了,我很不孝,對不起。」
#失智症
#佑民醫院
這是Netflix台劇《忘了我記得》的經典台詞,這句話背後,是日復一日的照護壓力、無數次的情感拉扯,以及對自己感到無助和愧疚的掙扎。照顧失智症患者是一場沒有終點的馬拉松,這份辛苦,只有經歷過的人才能體會。這句台詞深刻地道出一種矛盾:既害怕失去,又害怕被困住。
談到失智症,就一定要邀請失智症的專家– 佑民醫院院長 謝佳芸醫師 和大家分享該如何面對失智症的課題。
▋ 失智症的早期警訊
- 短期記憶缺失:患者可能清楚記得幾十年前的往事,卻忘記今天早上吃什麼。
- 判斷與計算能力下降:原本擅長理財或記帳的人,開始在買菜找零時出錯。
- 個性改變:變得焦慮、固執、多疑,或是出現情緒不穩的狀況。
- 語言能力退化:說話變得語無倫次,難以表達或理解複雜的句子。
- 空間感混亂:在熟悉的環境中迷路,或無法辨識方向。
如果這些症狀持續超過六個月,且影響到日常生活,就應盡快至神經內科門診檢查。
▋ 失智症的診斷
- 抽血與影像檢查:目的是排除其他可能造成失智症狀的疾病,例如甲狀腺機能低下、維他命B12缺乏或腦部外傷等。
- 認知功能評估:醫師會使用標準量表,如臨床失智評估量表(CDR)和簡易心智量表(MMSE),來評估患者的認知功能,並判斷失智的嚴重程度(輕度、中度或重度)。
▋ 失智症的治療
- 藥物治療:針對最常見的阿茲海默症,藥物主要扮演「延緩退化」的角色。目前的健保藥物,如乙醯膽鹼酶抑制劑,能補充因腦細胞退化而減少的神經傳導物質,減緩疾病惡化的速度。近年來,針對阿茲海默症也發展出單株抗體新藥,這類藥物能清除腦中異常的蛋白質,有望從根本上減緩疾病進程。然而,新藥價格昂貴且有潛在副作用,目前多數患者仍需自費,且需經過嚴格評估後才能使用。
- 非藥物治療:非藥物治療也同樣重要,像是音樂、園藝、運動、社交活動等,都能改善患者的情緒與行為,提升生活品質。
▋ 如何陪伴失智症家人
- 接受與調適:失智症是個會持續發展的疾病,與其期待患者「恢復」,不如調整心態,學習如何陪伴他們度過這段旅程。
- 擁抱非藥物治療:許多非藥物活動能改善患者的情緒,讓他們感到平靜與快樂,這份「感受」才是最寶貴的。
- 善用社會資源:台灣有許多針對失智症的資源,例如長照2.0服務(可撥打1966)、失智症協會、日照中心等,都能提供家屬支援與協助。
「失智症患者的短期記憶雖然會消失,但情感上的感覺會留存很久。」與其不斷考驗他們的記憶,不如專注於營造每個當下的美好。多給予擁抱與溫暖的肢體碰觸,用笑容與他們交流。即便他們忘記了某件事情,但當下的快樂感受會被存起來,而這些共同創造的快樂片段,對家人而言,就是最珍貴的永恆。
引人入腎FB專頁: 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dr.eli.lin
引人入腎IG: https://www.instagram.com/dr.eli.lin
本集圖文:https://drelilin.com/ep-212-dementia
任何合作邀約請洽:drelilin2020@gmail.com
讓我們培養腎利思維,擁有幸福人生~
Support this show: https://open.firstory.me/user/ckdx64qzbrxpf08803n8htudk
Leave a comment and share your thoughts: https://open.firstory.me/user/ckdx64qzbrxpf08803n8htudk/comments
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