若要知道自己是否有腎臟病,腎絲球過濾率 (GFR) 是相當重要的指標。但除了腎絲球過濾率外,還需要搭配蛋白尿的數值,才能確定腎臟病的嚴重程度。KDIGO(腎臟疾病改善全球組織)設計了一張「腎臟紅綠燈」圖表,就像看交通號誌一樣,透過上述兩個數值,讓民眾可以清楚預測未來心臟病或腎衰竭的風險。
看懂腎臟病紅綠燈
就像看交通號誌一樣,紅燈代表危險,綠燈代表安全,橘色介於中間。我們可以把腎臟健康分成幾個等級:
縱軸:腎絲球過濾率 (eGFR) (G1-G5):代表腎臟過濾廢物的能力,數值越高越好。
橫軸:白蛋白 (UACR) (A1-A3):代表尿液中蛋白質的量,數值越低越好。
🟢 綠色: 安全!腎臟很健康,心臟也沒問題,心血管和腎臟病的風險都很低。
🟡 黃色: 腎臟功能可能開始走下坡,要多加留意,開始控制飲食(少鹽)、控制三高(高血壓、高血糖、高血脂)、維持健康體重和良好生活習慣。
🟠 橘色: 腎臟病風險較高,建議去看腎臟專科醫生。
🔴 紅色: 洗腎和心血管疾病的風險都非常高,需要積極治療,並由專科醫生介入。
腎絲球過濾率 (eGFR):腎臟的過濾能力指標
腎絲球過濾率(eGFR) 就像是腎臟的「工作效率」,用來測量腎臟過濾血液中廢物的能力。數值越高,代表腎臟越健康。
腎絲球過濾率(eGFR)分級:
- 第一期G1(正常或高):90 以上
- 腎臟功能正常,但如果有高血壓或糖尿病等問題,還是要定期檢查。
- 第二期G2(輕微下降):60-89
- 腎臟功能稍微下降,但還算正常,需注意健康生活習慣,少吃鹽、減輕壓力,並定期追蹤。
- 第三期G3a(輕度到中度下降):45-59
- 腎臟功能明顯下降,會建議控制血壓或血糖,減緩惡化,開始注意蛋白質的攝取,可以用體重計算每天所需蛋白質份量0.8-1公克/公斤。例如體重60公斤的成人,一天的蛋白質攝取量為48-60克。
- 第三期G3b(中度到重度下降):30-44
- 腎臟功能嚴重下降,在低蛋白質飲食控制外,有尿毒素症狀需要積極治療。
- 第四期G4(重度下降):15-29
- 腎臟嚴重受損,嚴格蛋白質控制0.6-0.8公克/公斤,要與醫生討論洗腎等方法。
- 第五期G5(腎衰竭):小於 15
- 腎臟功能幾乎停擺,需要洗腎或腎臟移植,才能維持生命。
蛋白尿分級:腎臟漏蛋白的警訊
當尿中出現過多的白蛋白(蛋白尿),就像腎臟發出的「漏水警報」,提醒我們腎功能可能已出現問題。
根據蛋白尿的嚴重程度,可以分為三個等級:A1(正常到輕度,<30 mg/g),表示腎臟尚未有明顯損傷;A2(中度增加,30–299 mg/g),需要進一步治療與追蹤;A3(重度增加,≥300 mg/g),代表腎臟損傷已經相當明顯,需積極處理。
定期檢查尿液中的白蛋白含量,有助於及早發現腎臟疾病、保護腎功能。
腎臟是身體的無名英雄,別等出問題才後悔!定期檢查腎絲球過濾率(eGFR)和尿中微量白蛋白(UACR),就可以掌握自己的腎臟燈號,當一發現顏色有異,就要立即根據症狀和嚴重程度,調整生活習慣和飲食喔!
讓我們培養腎利思維,擁有幸福人生喔! 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dr.eli.lin