糖尿病不僅是血糖過高的問題,長期高血糖狀態會對全身血管造成廣泛且嚴重的影響。以腎臟病為例,腎臟病有6成以上是糖尿病造成,但因為糖尿病初期症狀不明顯,當糖化血色素超過8、空腹血糖破300,也不會出現不適症狀,使得很多糖友忽略糖尿病對健康的潛在危害,甚至認為不用吃藥、不需控制飲食。其實,糖尿病是萬惡的源頭,一旦沒有好好控制,無形中會偷走你的壽命。
糖尿病真的這麼可怕嗎?
糖尿病是血糖過高的慢性病,但因為糖尿病不會造成一時的劇痛,而是長期、緩慢的侵蝕,若不加以控制,糖尿病就像一顆潛伏的炸彈,隨時可能引爆全身性的健康危機。
不過,很多人疏忽糖尿病對健康的危害,尤其是年輕的患者,多數依然沒有改變飲食習慣,也不配合醫囑用藥,認為「我現在又沒有症狀,為什麼要吃藥」?
其實,血糖高是一件很嚴重的事!
以河流作為比喻,血液就像一條運輸養分的河流,葡萄糖是河流中重要的能量來源。血糖過高就像黏稠的泥沙,當血糖過高造成淤積阻塞,使得河流不再順暢,就會影響全身的血管,進而引發一連串併發症,像是冠狀動脈疾病、腦血管疾病、周邊動脈疾病、腎臟病、視網膜病變等,嚴重時可能有致命危機。
糖尿病造成大血管病變
大血管病變主要影響心臟、腦部和下肢動脈。長期的高血糖會導致血管內皮細胞功能受損,當膽固醇、脂肪等物質在血管壁上沉積,使血管腔變窄、彈性降低,血流受阻,就會形成動脈粥狀硬化。
以冠狀動脈來說,當大血管病變時,冠狀動脈會漸漸阻塞,原本100%的血管管徑,因糖尿病發生多年,就會越來越狹窄,當血管管徑塞到70%以上,就會出現喘、胸悶、心肌梗塞等嚴重心血管症狀,也是糖尿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。
腦血管和心血管一樣,由內頸和外頸動脈上去,支配腦部的血管。因此,當內頸動脈和外頸動脈狹窄時,就可能造成中風,導致偏癱、施予等神經功能障礙,嚴重影響生活自理能力。
當下肢動脈狹窄或阻塞時,會造成間歇性跛行、足部潰瘍,嚴重時甚至需要截肢。
糖尿病造成小血管病變
相較於大血管,小血管病變主要影響遍佈全身的微細血管,像是眼睛、腎臟和神經系統。
長期高血糖會損害視網膜的微細血管,導致滲漏、出血、新生血管異常增生。初期可能出現視力模糊、出血,但隨著時間推移,甚至可能失明,所以建議有糖尿病的人,每半年一定要至眼科檢查視網膜。
腎臟動脈會直接將血液引至腎臟裡面,腎臟才能過濾毒素,變成尿液排出。當腎臟血管出問題,使得腎臟的過濾功能受損,無法將血液有效輸入腎臟,就會使腎臟灌流不足而受傷。早期可能出現蛋白尿,隨著病情進展可能導致腎功能衰竭,最終需要透析或腎臟移植。
當糖尿病引起神經病變,可能引起麻木、刺痛、疼痛、感覺喪失,以及消化不良、心律不整等自主神經功能障礙。像是當糖友腳部出現小傷口,可能就是災難的開始。因為高血糖會損害神經,造成足部感覺遲鈍,即使受傷可能渾然不覺。同時,血管病變會影響足部的血液循環,使傷口難以癒合,甚至引發感染、潰瘍,嚴重時可能導致截肢。
根據臨床經驗,很多糖友到後期並不是抱怨血糖高,而是抱怨神經系統出問題,像是食不下嚥、胃排空變慢,吃一點東西就會想吐等症狀。像我的外婆,糖尿病晚期進入洗腎時,食物幾乎吞不下去,這就是因為糖尿病造成神經系統出現問題。
得糖尿病可能偷走你的壽命
根據統計,假如現在確診糖尿病,會減少6年壽命;假如是糖尿病加上心血管疾病,會減少12年壽命;假如糖尿病造成腎臟病變,會減少16年壽命。
糖尿病猶如一場無聲的風暴,悄然侵蝕我們的健康。很多人輕忽糖尿病對健康的危害,長期置之不理,直到出現明顯症狀,卻為時已晚。站在醫療輔助者的立場,糖尿病可以透過飲食、規律運動和按時服藥,將血糖控制在理想範圍內。同時也需要戒菸、定期接受眼底檢查、腎功能檢查和神經功能檢查,以便早期發現,並處理血管病變的問題。
讓我們培養腎利思維,擁有幸福人生喔! 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dr.eli.lin