被蚊子咬代表我是酸性體質?酸鹼體質是真的嗎?

不曉得大家有沒有這樣的經驗?小時候被蚊子咬,就會被說是酸性體質,被要求多喝一些酸梅湯「平衡」體質的酸鹼度。但醫學上真的有酸鹼體質這種說法嗎?我的體內酸鹼值真的會受到食物的影響嗎?

真的有酸鹼體質嗎?

酸鹼體質是指人體內的酸鹼平衡,通常以pH值來衡量。支持這一理論的人認為,飲食和生活方式會影響身體的酸鹼狀態,進而影響健康。然而,這個論點並沒有醫學根據,發明酸鹼體質一說的美國人楊恩(Robert Oldham Young),已經因竊盜和無照行醫等18項重罪,被美國法院判刑3年8個月,並於2018年11月被判決必須賠償因為相信他的鹼性食療而延誤就診致死的病患約1.05億美元。

人體如何調節血液中酸鹼值?

我們的人體會透過以下機制來調節血液中的酸鹼值(pH值):

  • 緩衝系統:
    人體內存在多種緩衝系統,最重要的是碳酸氫鹽緩衝系統。當血液中的酸性物質增加時,碳酸氫鹽(HCO₃⁻)可以中和這些酸,從而幫助維持pH值的穩定。其他緩衝系統還包括磷酸鹽緩衝系統和蛋白質緩衝系統。

  • 呼吸系統:
    當血液中的二氧化碳(CO₂)濃度增加時,會形成碳酸,導致血液變得更酸。此時,呼吸系統會藉由加快呼吸速率,來排出更多的二氧化碳,從而降低血液中的酸性。反之,當血液中的pH值過高(偏鹼性)時,呼吸速率可能會減慢,以保留更多的二氧化碳,從而增加酸性。

  • 腎臟:
    腎臟在調節酸鹼平衡也是一大功臣,透過排泄或保留氫離子(H⁺)和碳酸氫鹽(HCO₃⁻)來調節血液的pH值。當血液偏酸時,腎臟會排出更多的氫離子,並保留碳酸氫鹽,反之亦然。

  • 代謝過程:
    身體的代謝過程也會影響酸鹼平衡。例如,乳酸的產生會使血液變得更酸,而某些代謝產物則可能使血液偏鹼。

這些機制共同作用,確保血液的pH值保持在7.35到7.45之間,這是人體正常生理功能所需的範圍。當pH值超出這個範圍時,可能會導致酸中毒或鹼中毒等健康問題。

然而,假如因為被蚊子叮,而認為自己是「酸性體質」,進而購買離子水,或狂吃偏鹼性食物,試圖中和體內的酸鹼值……其實這是無效的!

假如你看到有人聲稱吃某某食物可以改變體內酸鹼值,千萬別上當,別再傻傻上繳智商稅啦!

讓我們培養腎利思維,擁有幸福人生喔! 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dr.eli.lin