相信大家去醫療院所拿到抽血檢驗單時,一定很疑惑:「為什麼這個檢查需要空腹?那個檢查不用空腹?」針對檢查前是否需要空腹的問題,以下為大家做整理,不過還是建議拿到檢驗單後,再次和開單醫師做確認,才能獲得準確的檢驗結果。
抽血檢驗單哪些項目需要空腹?
1. 血糖檢查
像是飯前血糖(Glucose AC)測試,因為血糖水平會受到進食影響,若在進食後進行測試,結果將無法準確呈現空腹狀態下的血糖。
2. 三酸甘油脂(TG)檢查
三酸甘油脂在進食後會迅速升高,因此需要空腹測試以獲得準確的數值。建議空腹時間至少為8小時,若進食高脂肪食物,則空腹時間可延長至10小時。
3. 膽固醇檢查
總膽固醇(Cholesterol)、高密度脂蛋白(HDL-C)及低密度脂蛋白(LDL-C)等檢查也需要空腹。因為攝取食物會影響血液中的脂質成分,進而影響檢查結果的準確性。
4. 尿酸檢查
尿酸的數值也可能因為進食而受到影響,因此建議空腹進行檢查。
這些檢查都是與代謝相關的指標,因此在進行這些檢查時,空腹檢測能夠提供更為準確的數據,幫助醫生作出正確的診斷。
不需要空腹的抽血檢驗項目
相較於需要空腹的檢查,許多抽血檢查項目並不需要事先禁食:
1. 全血計數(CBC)
這是一項基礎的血液檢查,主要用於檢查血液中的紅血球、白血球及血小板等成分。
2. 肝功能檢測
如肝酵素(AST、ALT)檢驗,這些指標通常不會受到食物影響。
3. 電解質平衡測試
如鈉、鉀、鈣等電解質的測量,這些指標亦不受飲食影響。
4. 維生素D檢驗
雖然這些檢查不需要空腹,但建議病人在檢查前避免大量飲酒,或攝取過多的高脂肪、高糖食物,以防影響檢查結果的準確性。
空腹抽血檢查的注意事項
所謂空腹抽血 (NPO) 是指檢查前空腹8-10小時,假設今天早上8點抽血,前一晚12點以後就不要進食,所以通常建議空腹抽血選擇早上。
那空腹抽血前,能不能喝水,或稍微吃一點東西呢?其實喝一小口水潤喉沒有關係,並不會影響實驗室誤差,但進食就萬萬不可,尤其是高脂肪、高蛋白的食物,會使血液中的三酸甘油脂及膽固醇上升,導致檢查結果不準確。
假設有服用某些藥物,收到檢驗單時就應立刻告知醫護人員,因為某些藥物可能影響檢查結果,醫師可能會建議病人在抽血前先暫停使用這些藥物。
讓我們培養腎利思維,擁有幸福人生喔! 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dr.eli.lin