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是否聽過「糖尿病吃西藥不會好,一旦開始就只能一直吃」的說法?其實,糖尿病是有機會透過西醫治療後,最終達到不用再吃藥的境界!這並不是個案,而是許多早期介入、且積極配合治療的病友的真實故事。
延遲控制的嚴重性:為什麼確診就要開始吃藥?
曾經有人主張確診糖尿病後先不吃藥,只靠運動飲食。但依照臨床經驗:一旦確診糖尿病,請務必好好吃藥控制!
這是因為如果延遲控制,例如在一年內達標,與一年以後才達標相比,心血管、中風、心肌梗塞事件都會增加1.6 倍以上。糖尿病控制的目標,是為了保護血管和器官,避免嚴重併發症的發生。
許多人擔心吃西藥傷腎,或是認為吃西藥就「一輩子脫離不了藥物」。但其實,藥物是幫助病人的身體度過難關的「輔助」,最終的自由還是掌握在自己手中。
張先生的故事:從嚴重糖尿病到「無藥人生」
張先生三十幾歲,身材較為圓廣(體重破百),因為肛門膿瘍住院開刀,才意外發現自己患有嚴重的糖尿病。在此之前,他從來沒有注意飲食,也沒有定期健檢。
住院時檢查發現:
- 糖化血色素 (HbA1c): 13.2%
- 平均血糖: 落在 240-300 之間
糖化血色素 13.2% 是一個非常高的數字,代表他長期處於高血糖狀態。
胰臟過勞:需要胰島素的救援
糖尿病可以理解為胰臟過勞。當長期攝取過多甜食或高碳水化合物,胰臟需要不斷分泌胰島素降血糖,久而久之就「罷工」了。面對如此高的血糖,首要任務是:
- 減少胰臟負擔: 嚴格控制飲食。
- 外來胰島素輔助: 暫時替胰臟分擔工作。
因此,張先生一開始的治療是:打胰島素(住院期間開始,出院後改為一天一次的超長效胰島素 26 單位)加上口服降血糖藥。
成為模範生:自律帶來曙光
張先生的配合度極高,因為肛門膿瘍的痛苦讓他決心配合:
- 飲食控制: 告別珍珠奶茶、炸雞等,注重食物份量和碳水化合物。
- 規律運動: 下班後不再滑手機追劇,穿上跑鞋去公園運動,從一開始的十幾分鐘到能持續二、三十分鐘。
- 按時服藥/打針: 每天準時打胰島素、吃口服藥,沒有漏掉一次。
驚人的進步與減藥計畫
時間點 | 糖化血色素(HbA1c) | 體重變化 | 治療藥物 | 結果 |
確診時 | 13.2% | 破百公斤 | 胰島素 + 口服藥 | 嚴重糖尿病 |
3 個月後 | 7.2% | 無下降 | 胰島素 + 口服藥 | 血糖快速改善 |
6 個月後 | 5.8% | 下降 5 公斤 | 胰島素 + 口服藥 | 接近正常人標準 |
7 個月後 | – | – | 胰島素開始減量 | 血糖維持穩定,逐步減少胰島素劑量 |
15 個月後 | 5.6% | – | 停用胰島素 + 口服藥 | 胰島素光榮退役! 開始減口服藥 |
18 個月後 | 5.6% | – | 完全不用吃藥! | 達成「無藥人生」 |
你的自律,決定你的自由
在第 18 個月時,張先生的糖化血色素穩定維持在 5.6%,與正常人水平一致,並且完全不用吃藥或打胰島素。
證實:只要早期介入,趕快控制血糖,讓胰臟度過過勞期,它就有機會慢慢修復。
張先生的故事就是:「你有多自律,就有多自由。」他將飲食運動變成生活常態,讓血糖保持穩定,身體自然就不需要藥物來輔助了。
糖尿病可以「逆轉」,但體質仍在
張先生的案例不是「痊癒」糖尿病,而是「逆轉」了糖尿病。
雖然他現在不用吃藥,但糖尿病的體質還在,他的胰臟效能依然比正常人低。一旦他恢復過去的飲食習慣,血糖隨時可能再次升高。因此,他需要持續維持健康的飲食和運動習慣。
給病友的鼓勵
- 不要對糖尿病感到絕望: 許多人都是因為早期的積極治療,最終擺脫藥物。
- 不要聽信「吃西藥不會好」的說法: 西藥和胰島素是幫助糖友度過最困難時期的工具,是讓糖友有機會減藥、停藥的基石。
- 你的自律,才是最好的藥: 只要好好控制飲食和運動,糖化血色素有進步,醫師才有空間來為你減藥,讓糖友往「無藥人生」邁進。
希望張先生的故事能鼓勵還在與糖尿病抗戰的朋友。請相信,只要你願意努力,減藥、甚至不用藥的人生是可能實現的!
讓我們培養腎利思維,擁有幸福人生喔! 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dr.eli.lin