EP.111【跨界】家長如臨大敵!腸病毒來勢洶洶 四症狀需立刻就醫 FT. 兒科女醫艾蜜莉-歐淑娟醫師

前幾集有跟大家分享家裡小朋友在幼稚園得到諾羅病毒,最近又流行腸病毒,所以就很好奇腸病毒跟諾羅病毒,到底有什麼不一樣呢?所以邀請我的好朋友跟兒科專家–兒科知識家兒科女醫歐淑娟來到節目上!

什麼是腸病毒?

因為腸病毒在人類的腸道繁殖,之後被分離出來,所以命名為腸病毒。很多人會誤以為腸病毒是造成腸胃炎的病毒,其實並不是。如果用學術的講法,病毒有分DNA和RNA,腸病毒屬於RNA病毒,它比較會突變,很多家長以為得過腸病毒就不會再得,但因為腸病毒會突變,突變之後我們身體的免疫細胞沒有辨識出來,以為是全新的病毒,沒辦法立即對抗,所以會再次引發生病。

大家應該聽過小兒麻痺,小兒麻痺就是小兒麻痹病毒造成的嚴重疾病,其實小兒麻痹病毒

也是腸病毒家族裡的一支,而小兒麻痺病毒是腸病毒裡面,第一個製造出疫苗的病毒,20幾年前的教科書都會提到,小兒麻痹的防治是用口服疫苗,後來才變針劑,再後來還跟其他疫苗合併,做成3合一、4合一、5合一,現在小嬰兒在打的5合一疫苗,就包含小兒麻痺病毒的預防。

之所以要提到小兒麻痺,是因為自從疫苗普及多年後,今年4月台灣本土的疫苗廠,也研發出第一個腸病毒71型的疫苗,已經通過第三級人體試驗,也就是說,疫苗已經被國家的衛生單位核可了,所以未來台灣的腸病毒有可能被宣告根治。

腸病毒的症狀

所以腸病毒是一個在腸道繁殖而命名的病毒,造成的症狀很多樣,包含像小兒麻痹這麼嚴重,攻擊中樞神經,導致孩子下肢癱瘓。或是像71型會造成重症,甚至小朋友會死亡,還有幾年前問世,被大眾注意到的第68型,會造成一些嚴重的神經學症狀。

雖然腸病毒在腸道繁殖,但比較少造成腸胃道症狀,反而是呼吸道症狀比較多,還有中樞神經。呼吸道就是大家熟知嘴巴破,會很痛,小小孩會狂流口水,不肯喝奶一直哭,再來就是孩子發高燒,其實有點類似感冒,只是特別的地方在於,嘴巴會破到十幾個洞,甚至傳染給家長,家長的嘴巴也破十幾個洞,而且喉嚨超痛。

很多幼稚園老師都會看了,小朋友送托後,到學校除了酒精洗手,再來就是嘴巴張開,讓老師檢查一下,如果是腸病毒就退貨。根據ㄐㄩ過往的規定,一個班有2個以上的腸病毒確診,一個學校有2個班級以上,就會停課。

今年也開始看到感染腸病毒的小朋友們出現,因為這個病毒,本來就是每年的4-9月之間會流行,因為現在大家的目光焦點都在Covid-19,雖然現在已經解封,但去年底就有腸病毒重症死亡的案例,所以今年大家可以不必戴口罩後,腸病毒有可能又要流行起來。

腸病毒的傳染途徑

最常見就是飛沫傳染,直接傳染就是沒有戴口罩面對面講話,間接傳染包括沒有公筷母匙、學校共用的玩具、公園的遊樂設施等,小孩會觸摸到的東西。

再來就是糞口傳染,包括手沒洗乾淨,又接觸食物,然後送到嘴巴,或是小小孩直接吃手手,這樣的間接接觸都會傳染。

腸病毒的傳染力

腸病毒不像諾羅病毒,只要100隻就會中標,在沒有疫情的年代,因為夏天感冒相對少,而且夏天也比較難看到流感,所以夏天的兒科門診就是腸病毒、普通感冒、細菌性的腸胃炎等。在腸病毒流行期間的話,門診有一半都是腸病毒的小孩,但是不會像諾羅這樣,100顆病毒就傳染了。

不過腸病毒跟諾羅一樣,使用酒精消毒沒什麼效,必須使用漂白水。切記,漂白水不能直接噴人,它的消毒是針對環境,譬如遙控器、電燈開關、門把、鑰匙、手機的表面,用這一些含氯烯的漂白水稀釋並消毒。

要如何檢查口腔潰瘍?

潰瘍的分佈,基本上是在口腔後1/3到後1/2居多。後1/3是指把口腔想成一個立體的圓球,距離我們看的人比較近的這一端叫前端,距離比較遠,等於是在喉嚨深處,就是後端,會看到一個軟軟的肉肉,叫做懸雍垂,懸雍垂位置周遭叫做軟顎。舌頭包含舌頭表面、側面或口腔黏膜,臉頰內部都可能出現潰瘍。但還是會遇到少數是整個都有,上面提到十幾個水泡潰瘍,代表不只是後面,連前面都有,甚至嘴唇的外側都可能發生。

再來就是除了腸病毒這個疾病名稱之外,大家應該也很耳熟能詳叫手足口病(hand foot mouth disease),這就是腸病毒這隻病毒的某一個型別,除了造成口腔潰瘍之外,手足也會長疹子,甚至起水泡,病人會覺得癢,有些甚至會刺刺、痛痛不舒服的感覺。小小孩的肛門周圍也可能出現疹子或水泡。

甚至還會看到一個狀況,通常小朋友痊癒後3-8週,會有皮膚病變之外的後遺症,也就是指甲會有甲床剝離的現象,所以有些家長看到這個情形,就會很緊張地把小孩帶來診間,一問之下發現3-8週前曾經得過腸病毒。

腸病毒的治療方式

腸病毒通常是症狀治療,因為腸病毒沒有特效藥,所以沒有辦法治根,只能治療症狀,像是止癢、止痛、退燒,要幫助病人恢復生活品質,當他們有辦法進食、喝水,才能夠痊癒。

腸病毒水泡的護理方式

腸病毒出現的水泡,裡面會像水痘會有液體,裡面充滿高濃度的病毒,所以它是會傳染的,千萬不要弄破它,有時候小朋友可能因為癢,會把水泡抓破,再用手去碰任何傢俱,下一個碰到的人絕對會被傳染,所以腸病毒傳染性超高。

通常時間到了水泡會自行收斂,假如水泡真的太大,或是兩個水泡很接近,可能會融合在一起,這種比較有破掉的機會,會建議帶來門診由醫師處理,醫師會用無菌的方式把水泡挑掉。但是臨床上比較難看到大水泡,所以幾乎很少這樣做。

居家照護的話,盡可能穿長袖衣物覆蓋水泡,但要記得開冷氣,否則越熱越癢,或是容易壓迫摩擦的部位,可以用OK繃或紗布稍微蓋住,就算水泡破了,還可以立刻吸收液體。如果是在比較無關緊要的部位,只要小孩不會去抓,就可以放著讓它自然收斂,如果不小心弄破,建議帶來診間,由醫師協助消毒會比較好。

至於水泡多久會好?這就牽扯到前面提到的症狀治療,因為痊癒速度端視個體的免疫力,如果今天是一個瘦弱的小孩,跟一個營養均衡、頭好壯壯的小孩,痊癒的速度是不一樣的,所以在腸病毒期間,必須要讓病人可以好好吃、好好睡,才能有足夠的抵抗力去攻擊病毒。

送醫時機

腸病毒重症有四大前兆,分別是高燒不退、劇烈嘔吐、肌抽躍、心跳異常。

高燒不退是所有家長絕對會有警覺的,高燒指的是耳溫 39度以上,高燒超過三天。「不退」指的是透過物理降溫,甚至塞屁股退燒都退不下來,叫高燒不退。如果吃藥會退,幫病人洗溫水澡、擦澡會退,或是用退燒塞劑會退,那就不用太擔心。

有些家長會問:「雖然退燒後,可是等下又會燒起來,這樣算不算高燒不退?」基本上我們人的免疫系統,在幼年時期很常用發燒作為手段,因為體溫上升的時候,免疫細胞活性比較好,對抗病毒利器比較強壯的意思,所以太密集的燒,表示病情很嚴重。

第二個是劇烈嘔吐,剛剛有講嘴巴很痛會吃不下、會流口水,但這是用流的,假如都不吃東西,或吃什麼吐什麼,喝水也吐、吃藥也吐,連吃小朋友最愛的糖果都吐,這個就不太對勁。

第三個是肌抽躍,顧名思義是肌肉在跳舞,也就是孩子會不自主地抽動,比如說明明在睡覺休息,結果手腳突然抽一下,雖然說在1歲內的小嬰兒還滿容易出現這樣的抖動,這是正常的,假如在腸病毒的小朋友身上,生病期間睡覺的時候還一直抽動超過10秒鐘,即便把他的手按住,他還是繼續抽,那代表有問題,一定要立刻送急診。如果小孩熟睡,突然抽一下1秒鐘結束,這可能是正常的,不用太擔心。

會建議家長若發現這樣的情形,可以錄影起來,提供醫師評估。

第四個是心跳的異常,因為家中通常沒有聽診器,除非家長剛好是醫生,否則心跳異常比較難被察覺。但是如果家長在孩子沒有發燒的情況下,抱著哄孩子,發現他臉色怪怪的,感受到他心臟砰砰跳很快,或者手貼在小孩胸口,可能會感受到心跳劇烈,或是以呼吸急促表現,通常這就是心跳異常。

再強調一下,在退燒時期出現心跳異常,這絕對是不正常;如果孩子已經燒到攝氏39.3度,心跳正常那就更奇怪了,代表他的心臟功能可能有問題。

脫水的評估

脫水的評估也跟心跳有關,因為年紀不同、代謝不同,所以心跳範圍也不同。小孩子基本上心跳會比成人快,心跳80-100,甚至120都是正常值,就像小孩身高100公分也是正常,因為他是孩子,他還會長,也就是說隨著年紀長大,心跳會變慢。有些家長很緊張,希望知道心跳的上限,通常會建議家長,假如小孩心跳超過140,就要就醫。其實小孩爬上爬下,或是情緒激動哭一下,心跳可能就衝破140,這是很容易達到的。

而脫水才是最重要的,通常在家裡要先處置好,否則帶到醫院會很難打點滴,小孩要被戳很多針,家長也會很心疼。因為腸病毒造成的嘴破,小孩會很痛吃不下,不斷流口水,這個時候建議讓孩子吃冰,因為冰的東西吞下去相對沒那麼痛,才能補充液體。

脫水評估的第一點就是哭,看看孩子哭的時候有沒有眼淚,小小孩包尿布,尿布有沒有變清澈,或是換尿布的次數是否減少,若是大一點的孩子,可以觀察尿尿的顏色,或者看他的嘴唇有沒有乾裂。

所以家長在關心心跳之前,反而想要請大家忘記心跳,好好評估孩子是否脫水比較重要。

家長如何預防腸病毒

最基礎就是勤洗手、戴口罩、不要共食,不要共食不是說不要跟孩子一起吃,而是指公筷母匙。比如餵小小孩時,家長自己戴口罩餵他,餵完後好好用肥皂、洗手乳洗手,洗完手後自己再進食。如果是大孩子,同桌吃飯其實有一點風險,因為吃飯不聊天好像有點難,所以在腸病毒期間,也許考慮分批吃。

衣物假如沾了嘔吐物、排泄物,會建議先消毒過,再用洗衣機洗,至於要不要大人小孩分開洗,就看每個人家裡的習慣,本來分開洗的話,就繼續分開洗;本來一起洗的話,若真的擔心,就分兩批洗。至於要不要高溫洗滌,也是看家裡的習慣,有些媽媽會問:「我想要加漂白水消毒,可是衣物會洗壞,顏色會洗掉。」沒錯,如果小孩乾乾淨淨穿著的衣服,乾乾淨淨丟洗衣機,基本上還好,因為就算有飛沫也還好。

真的比較需要在意的是嘔吐物,如果沾到嘔吐物或排泄物的衣服,我會把衣服泡漂白水,脫水後再進洗衣機單獨洗,如果衣服太髒,可能可以考慮丟掉。

腸病毒的注意事項

如果小孩確診腸病毒,建議不要再送學校或托嬰中心,因為有很大的機會是一傳三、三傳九。另外關在家,可能小孩會瘋掉,媽媽也很崩潰,有些人會帶出門,這時候千萬不要去有球池的地方,或是公園大家共用的玩具,或圖書館看書,建議還是在家照顧,頂多可以去空曠的地方其腳踏車,或是帶著家裡的玩具出門玩,否則公共的物品非常容易傳播出去。

在門診常常會聽到媽媽們的哀嚎,抱怨只是帶小孩去公園玩,也沒有上學,莫名其妙就得腸病毒,其實還是要提醒,由於大人得腸病毒通常是感冒症狀,說不定腸病毒的來源是大人自己,搞不好是同事的小孩有腸病毒,然後同事間接傳染給家長,家長把病毒帶回家,這也是以可能。

腸病毒跟Covid-19有點類似,記得吃東西之前,要用肥皂或洗手乳好好把手洗乾淨,這是最重要的。

讓我們培養腎利思維,擁有幸福人生喔! 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dr.eli.lin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