骨質疏鬆症不是長者的專利,停經後的女性也比較容易骨質疏鬆,這是因為停經後的女性往往因為女性荷爾蒙(雌激素)的驟減,骨頭的「鋼筋水泥」流失速度加快。這就好比原本負責修補房子的建築工人突然集體罷工,房子自然就會變得殘破不堪。
停經後骨質疏鬆怎麼治療
根據「人生骨質保衛戰」地圖,圖的橫軸是年齡,從45歲到90歲,縱軸則是不同治療方式的效果。
- 45-55歲:黃金保固期
- 55-75歲:骨質修復期
- 75歲以上:骨質重建期
45-55歲:預防勝於治療的「黃金保固期」
圖中最左邊的粉紅色曲線,寫著「ET/EPT」。
1. ET:Estrogen therapy (雌激素療法)
2. EPT:Estrogen plus progestin therapy (雌激素加黃體素療法)
這兩種療法,俗稱「荷爾蒙補充療法」,就像是給房子補充流失的「鋼筋水泥」,也就是我們前面提到的女性荷爾蒙。
這個階段,許多女性剛開始進入更年期,荷爾蒙開始下降。這時候的骨質就像一個剛開始漏水的屋頂,及早修補,效果最好。只要骨質密度(T-score)還在-2.5以上,也就是還沒有達到「骨質疏鬆」的診斷標準,我們就可以把重點放在「預防」。
但荷爾蒙補充療法並非人人適用,有些人可能有乳癌、子宮內膜癌的風險,就不適合使用。這時候,需要先與主治醫師諮詢,討論適合自己的藥物。
55-75歲:戰況升級的「骨質修復期」
到了這個年紀,如果沒有及早預防,骨質可能已經開始嚴重流失,甚至已經發生過骨折。這時候,我們的「骨質保衛戰」就要進入下一個階段。
圖中可以看到兩條曲線:
- 紅色曲線:Raloxifene(雷洛昔芬)
- 綠色曲線:Bisphosphonates(雙磷酸鹽類)
這兩種藥物,就好比是專門針對骨頭的「建築修復團隊」。
- 雷洛昔芬 (Raloxifene):台灣的商品名易維特(Evista),這是一種「選擇性雌激素受體調節劑」,它的作用就像一個聰明的「建築工頭」,只在對骨頭有益的地方發揮雌激素的作用,讓骨頭重新吸收鈣質,變得更強壯。同時,它又不會在乳房或子宮等其他地方發揮雌激素的作用,降低某些癌症的風險。
所以,對於剛停經、擔心乳癌風險,或是還沒有嚴重骨質疏鬆的朋友,雷洛昔芬是一個很好的選擇。它就像一個溫和而有效的「建築工頭」,默默地修復著我們的骨頭。
2. 雙磷酸鹽類 (Bisphosphonates):
這是目前最常使用的骨質疏鬆藥物之一,它的作用就像一個「骨頭防護罩」,能強力抑制破壞骨頭的細胞(蝕骨細胞),減緩骨頭的流失速度,給予造骨細胞足夠的時間重建骨頭。
雙磷酸鹽類有很多種,有些是一週吃一次的口服藥,有些是一年打一次的針劑。對於已經有骨質疏鬆,或是已經發生過骨折的朋友,雙磷酸鹽類就像是我們的「骨質保衛隊」,能快速有效地阻止骨質繼續流失。
75歲以上:全力出擊的「骨質重建期」
到了這個年齡,許多長者可能已經發生過多次骨折,甚至面臨髖部骨折的高風險,而骨質疏鬆造成的腰椎壓迫骨折(compression fracture),也可能讓長者的生活品質大受影響,畢竟天天腰痛,走路就痛會讓他們的生活範圍大幅減少!
這時候,我們需要更強大的武器來對抗骨質疏鬆。圖中可以看到藍色的曲線,寫著「Teriparatide (副甲狀腺素)」。
這是一種合成的副甲狀腺素,它的作用非常特別,前面提到的雙磷酸鹽類,是「抑制骨質流失」,而副甲狀腺素則是「促進骨質生長」。Teriparatide(副甲狀腺素)就像一個超強的「骨頭重建大隊」,能夠直接刺激造骨細胞,讓骨頭重新長出來。這對於那些骨頭已經嚴重受損,急需重建的患者來說,是非常有效的治療方式。
讓我們培養腎利思維,擁有幸福人生喔! 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dr.eli.lin