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家是否曾經在上廁所時,發現馬桶裡的尿液呈現紅色或粉紅色,而感到一陣驚慌?
許多人在門診時會緊張地表示自己「出現血尿」,但經過檢查後卻發現一切正常。事實上,尿液變紅不一定等於血尿,有可能是「假性血尿」(Pseudo-hematuria)在作祟。
本篇文章將告訴大家什麼是假性血尿,以及如何自行初步判斷。
什麼是「假性血尿」?
所謂的「假性血尿」,並不是真的有血液滴入尿液中,而是因為尿液中混合某些「色素」,導致顏色發生改變。
- 外觀特徵: 這種情況下的尿液,通常呈現均勻的粉紅色或紅色,且質地看起來是透明的。
- 與真血尿的區別: 真正的血尿(如:泌尿道感染、結石或月經汙染)顏色可能更偏向鮮紅或暗紅色,有時會不均勻(例如血液剛滴入水中擴散的樣子),或伴隨血塊、血絲,甚至尿液看起來混濁不清。

造成假性血尿的兩大常見原因
當排除真血尿的可能,尿液變色最常見的原因如下:
1. 飲食因素(食物中的天然色素)
這是最常見的原因。某些食物含有天然色素,人體不易完全吸收,便會從尿液或糞便中排出。
- 紅心火龍果:這是最廣為人知的「染色劑」。它富含「甜菜紅素」(Betacyanin),這種色素不太容易被身體吸收,因此在食用後的 1-2 天內,尿液和糞便都可能呈現紅色。
- 甜菜根:同樣含有豐富的甜菜紅素,也可能使尿液變色。
- 藍莓、黑莓:雖然也可能造成影響,但相對少見。因為一般人較難一次性吃到像整顆火龍果那麼大的份量,除非是攝取高濃度的果汁。
2. 藥物因素
某些藥物會改變尿液的顏色,這通常是藥物正常的代謝過程。
- 肺結核藥物(Rifampin):這是治療肺結核的標準藥物之一,它會使尿液、汗水甚至淚液都呈現橘紅色。
- 泌尿道感染止痛藥(Phenazopyridine):泌尿道感染(UTI)時,除了抗生素,醫師有時會開立這種藥物來緩解排尿的疼痛和灼熱感,它會使尿液呈現深橘色或紅色。
溫馨提醒: 許多患者在服用此藥後,誤以為感染加劇,反而造成恐慌。其實這只是藥物的正常顏色,不需擔心。

真、假血尿這樣分
當看到尿液變紅時,先不要緊張,可以依照以下兩個步驟來自我評估:
步驟一:觀察尿液外觀
- 假性血尿: 顏色均勻、透明、偏粉紅色系,沒有血塊或明顯的沉澱物。
- 真性血尿: 顏色可能是鮮紅或暗紅,尿液看起來很混濁(像洗肉水或帶有白色漂浮物),或者明顯看得到血絲、血塊。
步驟二:檢視是否有伴隨症狀
這是判斷的關鍵!假性血尿通常只有顏色改變這「單一症狀」。
如果除了尿液變色,還伴隨以下任何症狀,就極有可能是「真血尿」或泌尿道感染的警訊:
- 排尿症狀: 排尿時感到疼痛、灼熱感。
- 頻尿急尿: 一直想上廁所(例如一小時內數次),但每次尿量都很少。
- 身體疼痛: 感到下腹部悶痛,或腰部、側腹部(後腰)有敲擊痛感。
- 全身症狀: 伴隨發燒或發冷。
何時應該就醫?
當發現尿液變紅時,請先冷靜回想:
- 過去 24 小時內,是否吃過火龍果、甜菜根?
- 目前是否正在服用肺結核藥物或泌尿道止痛藥?
如果答案為「是」,且沒有任何疼痛、頻尿或發燒等症狀,那麼很可能只是假性血尿,可以透過多喝水,觀察1-2 天,顏色通常會自行緩解。
但是,當無法用食物或藥物來解釋尿液的顏色,或者尿液變色持續超過兩天,又或者合併出現上述任何一種身體不適症狀(如疼痛、頻尿、發燒),就應立即尋求醫師的協助,安排尿液檢查以釐清病因。

讓我們培養腎利思維,擁有幸福人生喔! 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dr.eli.lin
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