EP.95【跨界】最懂醫療的科技集團 致力打造智慧透析一條龍 FT. 明基透析總經理黃士修

林軒任醫師(以下簡稱林):我們今天邀請到一個很特別的來賓,是明基透析的總經理黃士修Spark!

明基透析總經理黃士修(以下簡稱黃):大家好,我是黃士修,英文名字是Spark,30年前進入當時的公司名字叫明碁電腦,我擔任過顯示器的研發工程師,還有研發協理,顯示器的事業部長,後來又任職佳世達的品質長。現在是擔任佳世達醫療事業群共同總經理,同時也是明基透析的總經理,還有國韶實業及醫強科技的董事長。

EP.95 Podcast

林:哇~Spark的頭銜真的很多,大家一定很好奇為什麼會邀Spark來到節目上,其實這也是一段故事,大家都知道, 台灣被稱為是洗腎王國,雖然聽起來很厲害,好像洗腎的人口很多,但其實腎臟界的醫師、護理人員、透析室都知道,大部分的洗腎機器、人工腎臟都用國外代理的,只有很少數的醫材是台灣可以自己生產的。聽說這幾年台灣開始生產人工腎臟,而且品質很好,也有越來越多洗腎院所使用,明基透析也來介紹自己的人工腎臟,所以我就很好奇人工腎臟的生產模式。之前只有我們老師輩的醫師去國外參訪,才能看到人工腎臟的生產過程,所以也謝謝Spark讓我有機會參觀他們的工廠,參觀後發現驚為天人,原來人工腎臟是這樣做的,所以想請Spark介紹一下明基透析的業務有哪些呢?

黃:我先介紹一下明基透析,是由上市公司佳世達科技,在2014年所成立投資的醫療器材公司,當年我們從義大利公司Medica引進透析器的生產設備跟技術,同時也取得他們相關產品在亞洲地區的代理權,讓我們在自己工廠還沒建立之前,就有東西賣,這也符合我們大老闆Peter通路先行策略。也因為有這樣的技術合作和通路的先行策略,讓我們自己的產品在量產之前,就累積通路和品質經驗,讓我們的產品在量產之後,就可以有很好的基礎,而不是從零開始。

我們的產品是從2018年開始量產,2017年12月拿到TFDA,一直到目前,我們台灣的資料裡面是有729家洗腎中心,大概30%左右,230家洗腎中心正在使用我們的產品。

林:我覺得Spark講得很好耶,像現在除了明基透析以外,大部分都從國外代理進來。我有兩個問題,明基透析一開始做的時候,就想說我們台灣必須自己做人工腎臟?還是從Medica代理人工腎臟進來,才開始想要自己做人工腎臟?

再來就是2017年通過TFDA,台灣自己通過人工腎臟生產,開始使用後醫學中心或洗腎診所有遇到什麼困難嗎?

黃:其實一開始我們在代理銷售Medica的產品,對透析器會有什麼樣子的品質問題並不了解,當然開始賣到市場上之後,就會開始有一些回饋,從這邊了解到洗腎中心最care的應該就是卡血,我想卡血應該林醫師很熟悉。因為這個問題對市場上,就是病人會看得到,護理人員也都會感受得到,所以從卡血的問題怎麼去解決,是一開始我們面臨到的。

剛開始我們不知道怎麼處理,因為我有研發的背景,所以那時候我跟團隊說就從設計審查開始,我就拿了一根全新的透析器,來做所謂的設計審查,然後就把它打開來看。因為那時候不良品從市場上退回來,其實它裡面都是血塊,所以並不好做不良分析,我那時候跟團隊的講法就是去拿一根全新的來看,透過顯微鏡去看整個製程上面的品質狀況,從這樣的角度去分析產品的不良,也因為有這些分析,我們就知道說往後自己在生產的時候,要特別著重在哪一些地方,比如說在血蓋的設計,還有在切削fiber的地方。

因為我們在製程上有一個雷射製程,也因為卡血的問題,我們特別雷射在周邊跟封口的地方,因為不太容易做好,所以我們重新設計一個花式雷射,就特別針對fiber的外圈,比較不容易封口封好的地方,去加強雷射。我們工程師寫了一個雷射的圖案,去重複燒結外圈的部分,讓卡血的問題能夠做一個比較好的解決。同時我們也去分析市場上先進的品牌,他們在血蓋上面的一些設計,我們也再重新回來review我們自己血蓋的狀況,再做一些模具上的調整,讓整個卡血的問題一直在進步、一直在改善,這個是初期我們所碰到的一些問題,然後做了一些調整。

林:有些聽眾可能不知道人工腎臟、卡血跟血塊的關係,這邊稍微幫大家科普一下,血液透析是要把血從身體拉出來,經過人工腎臟洗一洗再放回去身體裡面,這段就會排出一些毒素跟水分。人工腎臟其實有很多束,大家可以理解成濾心,有很多幾萬個濾心,這些濾心最大的問題就是,當血液慢慢通過的時候,血液多少會凝固,卡在人工腎臟上,會損害人工腎臟的清除率跟效能,所以卡血其實是所有人工腎臟都會面臨的問題,越容易卡血效能越差,甚至在使用上病人會需要加更多的抗凝血劑,也會增加病人洗腎的風險。

所以卡血這一塊就是剛剛Spark特別提到,其實臺灣的或者是國外的人工腎臟,都面臨這個問題。也確實卡血這個是臺灣常常會碰到的,另外就是卡血之後上面有很多小型的血塊,Spark也分享怎麼看卡血的嚴重程度,或fiber如何調整,都是他們的重點之一。剛剛提到分析市場的血蓋設計,這是什麼意思呢?

黃:血蓋就是血液流進去透析器裡面的時候,會有一個流體動力學,我們也希望所有的血液在整個腔室裡面,能夠很容易就進入裡面,同時如果要再做回血的時候,這個透析以後也能很容易把殘血排除掉,所以這個都是我們要去解決的。特別是血蓋的邊緣如果設計不夠好,溝槽裡面就容易有一些殘血,這個殘血會讓病人感覺不舒服,因為洗腎完最後一個步驟是讓血能順利排掉,或是推回去病人身上,所以在我們整個腔室的設計裡,要注意到排血問題。

林:想問一下血蓋兩個字怎麼寫呢?

黃:就是在人工腎臟的兩端,有可以打開的蓋子。因為在東南亞地區,有蠻多地方是會重複使用,蓋子他們就會把它打開來,再做一些清洗,利用一些特殊的消毒方式去做保存,然後再下一次使用。但是在臺灣,我們已經不做重複使用的製程,都是一次性的。這個血蓋的設計還是很重要,就是整個流體動力學,我們希望在血液的流通,甚至透析液的流通,都要能做到非常的順暢。

林:我去參訪你們的公司的時候,有看到用專門的電子顯微鏡分析人工腎臟。可以跟我們分享一下電子顯微鏡到底在看什麼嗎?

黃:電子顯微鏡也是一個蠻有趣的設計,當年因為佳世達有投影機部門,投影機就是很多的光學,佳世達在這一方面算相當有基礎,這個團隊在我們內部叫量測中心,當年就是利用他們在光學上面的一些經驗,幫我們設計一套光學系統去檢查中空纖維的數量對不對。比如說我們有不同的磨面機,高通還有23HQ的品項,中空纖維的數量大概在12,000~14,000的數量,在進料檢驗的時候,要怎麼知道有沒有足夠?假設我們的數量是要14,000根,廠商送來一捆有沒有偷工減料?搞不好10,000根或只有6,000根?這個如果出錯的話,對產品是一個很重大的影響。所以我們透過這樣的光學檢測,就能去數進料的時候,是不是能符合我們的要求。當然可能會有一些正負的規格,但是這個規格就是要能在我們的承受範圍之內。品項同時也可以檢驗人工腎臟有沒有很多的埋口,因為滿口也會牽扯到血液在fiber裡面流不過去,這些光學檢驗的設備,當年也蠻有趣的,那時候工程師說他檢驗出來比如說是12,000根,他的主管就說你怎麼知道是12,000根?他就說他一根一根數,不相信的話那換你來數!就是人工再檢查這個數量,跟電腦再檢查的數量,到底誰比較準,這個中間要去校驗,所以在開發過程,就是有這些插曲,也是蠻有趣的。

林:就請一個人拿著類似計數器或者拿著手機從一數到1萬?

黃:他就在電子顯微鏡下面,然後分區域這樣子數,再算出數量,然後跟電腦的數量做對照,我們就會知道到底我們寫出來的電腦的program到底準不準。

林:寫的程式跟人工的,這叫監督下實行嘛,那出來的良率是幾%比較合理呢?

黃:這個一定都至少98%以上的準確度,都是非常高的,我想我們團隊有這樣的設備,包括3M原廠來的時候,他們也都非常的驚訝,他說全世界只有我們跟3M有這樣的設備,這個是我們團隊佳世達光學他們特別開發設計,當年為了這個設備,我也付給他們100多萬的設備開發費用。

林:所以佳世達把電子的專業拿來做醫療,可能以前這一塊都沒有電子的專業介入,現在反而有更好的淨值,而且更快可以看出裡面的fiber夠不夠。

黃:佳世達在醫電整合的這一塊是我們主要的訴求,等於是一個長了醫療翅膀的電子業。

林:講到這個我就蠻好奇的,大家都知道佳世達是做電子產品的,一開始為什麼會想要跨足醫療業?或者想跨足透析這一塊呢?

黃:其實醫療非常的浩瀚,因為不同的科室還有很多的品項,很多事情我們也都是碰到了才知道說有這麼一個東西。2014年那時候其實我對透析也完全不懂,連透析跟洗腎有什麼差別都還搞不太清楚。當年會選擇做透析事業,其實是我們現在佳世達董事長陳其宏,英文名字叫Peter,應該是說他那時候高瞻遠矚所做的一個決定。Peter在那時候可能是一些因緣際會,認識臺灣一些透析產業的前輩,這些前輩也很熱心想說在臺灣需要一個比較大的企業,後來支持做透析的事業,所以就介紹Medica,就是一家義大利的公司,我們也藉由這樣子的呃機會,把Medica的一些技術還有產品引進來。

Peter當年覺得透析事業很像電子業,怎麼講呢,因為這個產業市場很大,透析器一年全球需要的數量大概在兩億5000萬根到三億根這樣的規模,電子業很喜歡做量大的東西,接下來所需要競爭的就是技術、生產品質還有成本的競爭力,Peter覺得這都是電子業擅長的。又加上我做過研發,也做過事業部長,也做過品質長,所以2014年Peter回任佳世達總經理的時候,就請我來開拓這個事業,是有那樣子的典故在。

林:我記得老師那一輩好像有講過,以前有人嘗試做人工腎臟,但是後來好像在市面上沒有看到,直到你們出現。臺灣之前有人做過嗎?或是他們碰到什麼樣的困難,所以沒有繼續做呢?

黃:以我的了解,在臺灣早期有一家公司叫耀寬,後期還有另外一個呃公司叫禾研,這兩家公司都曾經投入過,耀寬因為已經不是我的年代所了解的,當然之前聽說可能也是很多狀況,包括技術問題或是經營上面的一些問題。那禾研其實我們從他們身上也學到不少東西,禾研的董事長也是我們尊敬的前輩,但是畢竟這個行業還是需要很大的技術含量,還有品質的監控跟資金,禾研後來沒有再繼續生產透析器,基本上也是因為品質上的一些問題,然後醫療產生一些糾紛。所以明基透析在佳士達這些技術人才的加持之下,把整個產品品質做得非常完善。

不夠好的東西,當初我的想法就是不要賣到外面,這是我們蠻堅持的,我寧可一開始量不要太多,但能很忠實地把每一個生產出來的產品都做好,這也是我們跟當年賣到市場上的時候,很多醫生給我們回饋,像是「沒有想到東西一出來就已經有一定的水準了」。當然後面我們還有再根據一些醫生的回饋,再做持續的改善,但是至少我們提出來就是成熟的團隊,甚至有醫生會覺得我們的東西已經可以跟國際大廠「並駕齊驅」,他用這樣子的形容詞喔!

林:聽眾可能不知道醫療產業需要投入大量資金跟技術,所以現在明基透析成功做出人工腎臟,而且得到很高的評價,真的要為明基透析拍拍手啦!身為一個在臺灣的腎臟科醫師,也希望臺灣自己真的有能力生產出人工腎臟。

那天我去參訪的時候,好像有看到一個細菌實驗室?為什麼生產人工腎臟的地方,還要做一個細菌室呢?

黃:因為人工腎臟在生產的過程中,我們都是在無塵室、潔淨室裡面,我們對含菌量是有管控的,細菌如果在整個製程上面有進到人工腎臟,將來對病人都是不好的,所以這個在法規,或是我們內部的一些要求都很嚴格。所以我們在廠區裡面都會放細菌的培養皿採集落塵,再拿去培養,看整個工廠裡面細菌量是不是超標。

甚至我們也因為有這樣的實驗室,包括我們進料供應商,他們進來的原料,我們也會做相對的一些檢驗。我們也曾經看到有一些物料進來,發現細菌異常超標。那實驗室的工程師也很厲害,我們實驗室的主管,他們從細菌的培養皿裡面,就判斷供應商平常一定都是用拖把在拖地板,實際上應該要用靜電拖把處理才對,所以實驗室的主管相當厲害。

林:人工腎臟大家可能覺得沒什麼,但實際上因為只要接觸到病人,甚至需要接觸病人大量的血液,假如裡面有一點點細菌,甚至一些細菌產生的內毒素,可能一洗病人就休克,甚至不小心就掛掉了,所以對於細菌的要求真的非常重要。

其實在有些國家對於人工腎臟的要求沒那麼高,其實病人在洗腎的死亡率是蠻高的,因為人工腎臟使用上難免還是會產生一些細菌,所以佳世達的細菌室我個人覺得蠻厲害的,能把細菌整個看清楚,甚至大幅減少細菌量。

我們去參觀的時候,還有看到幾乎都是機器在製作人工腎臟,是不是整個自動化都跨進去?其他公司做得到嗎?

黃:對人工腎臟的製程來講,當然是自動化的程度越高,就能夠減少人為污染,這是終極的目標。我們整個製成裡面,目前大概差不多只有8個人,我們也導入很多智能設備來改善品質,包括機器手臂也有幫忙做一些運輸,以及最後一端的品質檢驗,會有幾個sensor判斷最後一道製程,會用水去沖洗,沖完之後的含水量有沒有超標,都可以透過稱重去感受出來,不良的東西就會打下來,這個都是透過機械手臂在整個自動製程裡面去判斷,所以是有很多關卡,去保證這個品質的。

林:真的,我看整條產業線,需要的員工也沒有幾個,真的是全部都靠電腦或是靠機械手臂去完成,我覺得這一點或許也是保證高品質的方法之一。

想問一下Spark,現在明基透析的人工腎臟品質,跟國外廠商的人工腎臟品質,比較起來有什麼比較優勢,或比較特色的地方嗎?

黃:人工腎臟最主要的關鍵,是在那個中空纖維,我們採用的中空纖維,是德國3M專利的一個中空纖維,它的膜厚只有30微米,我們的競品差不多是在40到45微米,在膜厚更薄的情況下,中小分子會有更好的清除率。那3M的這個膜,開孔的部分也更均勻,對中分子的清除率,跟減少白蛋白的流失,都有很好的表現。

其實在臨床上,也有很多醫生會回饋說,我們在磷的清除率也做得很好,病患驗血的報告裡面顯示出尿素清除率、Kt/V這一塊,都是優於腎臟醫學會的標準,所以很多醫生的反饋是說我們的品質可以跟國際大廠並駕齊驅。

林:Spark講的那個開孔,對洗腎病友會有什麼差別,首先因為大家會希望把毒素清掉,身體本來該有的東西應該要留下來,例如白蛋白,或者比較大分子的東西希望留下,所以開孔太小,很小的毒素排不出去,開孔太大,身體應該留下的東西反而流出去,所以開孔很均勻很重要。像Spark講到的磷離子,就是腎臟病最想要清除的毒素之一,因為磷離子高,會造成皮膚癢、增加心血管風險,所以假如人工腎臟能讓磷離子滲阻力更好,可能就可以縮短洗腎時間,在洗腎的過程中磷離子清除率越好,代表心血管風險或者皮膚癢的程度相對會來的更低一點點啦。

最後我想要問一下,明基透析已經做了人工腎臟,未來有什麼展望呢?

黃:其實我們從2018年開始量產人工腎臟,當初會從人工腎臟切入,是因為臺灣當時沒有這個品項,其他包括血液迴路管,還有透析本液,在當時其實都有其他的公司在生產製作,所以當初我們覺得從血液透析器開始切入。接下來我們就開始做通路投資,所以那時候我們投資了一家通路公司叫凱圖,凱圖大概也算臺灣第三大、第四大的通路商,所以就是從上游到下游,我們開始做一些統整。

另外我們在2019年,也到大陸去設廠,大陸廠區也非常的大,而且是從fiber拉絲就開始做,這個目前都還在緊鑼密鼓進行當中。前陣子內部看到的報告,就是希望在2023年就可以開始有東西可以產出,他們現在正在試車,大陸的產量當然又更大。

在臺灣這邊,我們2020年的時候,透過併購國韶實業,然後也間接擁有醫強科技,醫強科技也有生產透析粉粒,同時也是臺灣最大的一個藥用酒精的工廠,所以在明基透析耗材的整合,還有通路的整合,是一直在進行。當然最後一哩路,也就是整個洗腎產業裡面我們覺得是航空母艦,就是洗腎機。洗腎機我們在3年前也透過工業區的協助,來跟我們做一些科專地進行,所以我們也開始投入一些工程能力和開發,希望未來洗腎機能夠補足我們在透析最後的品項。

洗腎機也算是一個蠻高階的醫療器材,這個沒做好還是有可能會出人命,所以我們在這方面的開發相對會更謹慎,也會需要更長一點時間去做設計的流程,然後驗證。這可能也再給我們一點時間,來完成洗腎機的開發。

林:我覺得Spark講得很好,明基透析之前推出的產品,其實都有經過一些很高品質的檢驗,我相信在這樣的高品質下,做出的洗腎機,對病人、醫師、透析室護理師都有好處,所以我們也期待明基透析未來做出一條產業鍊,為台灣和全世界的腎友服務。 畢竟現在大家都說去全球化,「在地生產」比較不會受地緣政治影響, 所以真的很期待明基透析未來做出一條洗腎的產業鍊。

黃:謝謝林醫師的採訪,也謝謝各位聽眾,也謝謝台灣醫療界給我們支持和鼓勵,身為台灣一個廠商,雖然也有國外的品項可以選擇,但我也必須說,我們真的很用心的在做這一塊。也希望把最好品質的東西給台灣國人,打造智慧透析一條龍,也是我們的目標和佈局。

讓我們培養腎利思維,擁有幸福人生喔! 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dr.eli.lin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