91歲許婆婆平時身體硬朗,常步行至市場買菜,但她近日被家人發現走路越來越不穩,甚至爬樓梯時上氣不接下氣,就醫後才檢查出嚴重貧血,且腎功能非常差,肌酐酸高於標準值甚多,經注射「紅血球生長素」幾週後總算恢復正常,建議腎性貧血患者應務必提早治療,不僅避免輸血風險,也能減少洗腎機會。
根據患者家人陳述,婆婆患有糖尿病,雖固定到醫院拿藥,但每當醫師建議抽血看報告,因害怕打針,都被她拒絕,所以無法得知腎臟功能狀況,之前因身體虛弱無力,一度還以為是中風或是心臟衰竭,看診後才找出原因對症下藥。
其實貧血症狀多為活動後喘不過氣、頭痛、頭暈、心悸、心絞痛、臉色蒼白、四肢無力等,門診時,我們會翻開病人的下眼瞼檢查,通常會發現色澤蒼白,而腎臟疾病更會隨著腎功能越來越差,紅血球生成素(Erythropoietin,EPO)產量減少,導致貧血症狀越來越嚴重。
由於紅血球生成素的功能是刺激骨髓產生紅血球,因此當紅血球生成素產量變少,就會導致造血功能不佳,一般來說,慢性腎衰竭第三期的患者,就會逐漸出現血紅素下降的現象,換句話說,患者的腎功能越不好,貧血的機會就越高,但常常被忽視,以為自己只是比較累而延誤病情。
診斷貧血的方式,為測量血液中血紅素,正常的血色素值約莫12-17gm/dL,小於正常值即為貧血,其中「腎性貧血」多為正球性貧血,標準治療方法為注射紅血球生長素,也就是俗稱「生血針」,過去不少患者需要自費施打,近來健保放寬給付標準,讓更多嚴重腎性貧血患者受惠。
例如這位阿嬤不用接受輸血,只要每週注射一次生血針,經過三周後血紅素終於回到正常值,人也不會無力,很快就回復原本正常生活的活力了。
建議糖尿病患者,如果長期血糖控制不佳,就會影響腎臟功能,一開始多無症狀,但當發現尿中泡沫增加時,代表已有蛋白尿發生,此時腎功能已經開始衰退,因此除了血糖外,還必須定期檢測腎功能、尿蛋白以及血紅素,才能早期發現、早期治療,不僅延緩腎臟惡化速度、也可避免早期洗腎。
[…] 2017/08/27 慢性腎臟病貧血易上身 注射生血針免輸血 減少洗腎機會 […]
[…] 2017/08/27 慢性腎臟病貧血易上身 注射生血針免輸血 減少洗腎機會 […]